苗栗市:鬧元宵、火旁龍、炸邯鄲
元宵是華人最重視的四大民俗節慶之一,客家對於元宵節更是重視,建國百年最大盛事~台灣燈會在苗栗締造前所未有的觀光人潮,吸引國內外遊客參與這項百年盛會,讓苗栗山城成為大家最愛的旅遊勝地!
台灣客家人過年從大年初一開始,一直要持續到元宵節才算過完了年,從另一句俗諺「月半大過年」來看,客家的元宵節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,苗栗是客家大縣,元宵節同樣有許多具備色的慶典活動,地點多半都在該地區的宗教信仰中心,都由迎祥瑞,驅邪煞的意義,同時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,五榖豐收。
苗栗市-客家火旁龍
火旁龍
龍是祥瑞的象徵,源於客家地區迎龍慶典的苗栗「火旁龍」,是一項具備全省知名度的特有元宵慶典,向來與「北天燈」、「南蜂炮」同列為台灣三大元宵盛事,並被客委會列入「客庄12大節慶」活動之一。苗栗「火旁龍」的風俗由來已久,「火旁」就是客家話的「炸」的意思,火旁龍就是鞭炮炸舞龍,達到鎮煞迎福的作用,是一個相當熱鬧的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。1998年苗栗市公所為了籌辦一個屬於苗栗、屬於客家人的元宵活動,結合客家舞龍與民俗踩街等活動,一年比一年還要精采熱鬧,不僅有迎春納福的含意,還有發揚傳統習俗的與傳承地文化的深遠意義,成為苗栗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。
竹南鎮-中美社區炸邯鄲
邯鄲又稱為玄壇爺,屬於五路財神之一,相傳因為邯鄲爺怕冷,所以當祂元宵夜出巡時,民眾都會將鞭炮丟擲在邯鄲爺身上,為祂取暖。炸的愈多財運越來越旺,因而發展成炮炸邯鄲爺民俗。竹南元宵節的炸邯鄲爺習俗,相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,是由一名班頭帶領四名頭戴絨帽,足登布鞋,手持草帚,上身赤膊,下著短褲的勇士,扛台乘坐著椅轎的邯鄲爺出巡,均由中美社區與當地番社保安宮主辦,結合中港地區信仰中心「慈裕宮」舉辦,每年元宵節都是砲聲隆隆,除了迎財神之外,還有驅逐惡運的意義。
三義鄉-雙潭社區 雲火龍
位於三義的雙潭社區,慶祝元宵節的方式十分特別,社區居民先利用稻桿織成龍,由社區巡守隊舞著稻草龍跑遍全村內大小街弄時,居民們會把手上的香織插在龍身,因為稻草龍上的香火光點聚集,煙霧隨著龍身瀰漫,入夜更有如一條火龍般,騰雲駕霧的穿梭在村莊內,所以稱為「雲火龍」。
稻米是客家人傳統的主食,農民們在秋收之後,運用稻桿及竹片編織成龍,當做節慶活動的道具,充分反映了客家人節儉惜物的精神。插香舞龍的目的除了在新年迎春祈福的意義外,巡庄遶境更有防疫、除病害,同時帶動村民祈求幸福、合境平安的心願。這個原稱香火龍的傳統習俗,原本即是客家族群特有的習俗,雙潭社區在引進本項傳統習俗之後,進一步發展成為地方特色「雲火龍節」,也被客委會列為「客庄12大節慶活動之一」。
雲火龍
後龍鎮-慈雲宮射炮城
慈雲宮每年元宵節的「射炮城」活動,相傳是因為200多年前當地瘟疫肆虐,居民向媽祖娘娘祈求庇佑,依照媽祖的指示,遂於廟前架設炮城,並藉由射炮城的動作來消災解厄,後來因為瘟疫不再繼續蔓延,所以便延續至今,成為地方上特有的民俗活動,每年在元宵節舉辦。
參加射炮城活動的民眾,必須點燃守中的單響炮或排炮,往一層樓高的炮城丟去,當鞭炮從狹小的開口進入,引燃城內的火藥,便可以獲得該回合的獎品。射炮城活動除了傳統民俗的意義外,還兼具競技、娛樂的效果,每年都會吸引許多民眾參與,開心的贏得豐富的獎品。
(資料來源:苗栗文化觀光旅遊網)